发布日期:2021-11-17 09:55:37 浏览次数:20
问:螺旋叶片冷轧有哪些难点?
答:螺旋叶片按制造工艺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冷轧的方法。这种技术是一种螺旋刀片,它是通过挤压一台冷轧轧机的两个轧辊并改变喂入的带钢来生产的。该工艺先进,不需要换模具就能生产各种型号、规格、尺寸的叶片。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叶片厚度不超过6 mm后,叶片直径(外径减去内径/2)不超过150mm。
另一种是缠绕成型法,一般采用旋转机械将料带通过模具,按照模具设计的螺距进行旋转成型。这种叶片具有等厚的特点,螺距之间的误差几乎为零。它可以加工8-10厚的叶片,但外径和内径也有一定的限制。它具有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的特点,适合单一型号的批量生产。
第三种是冲压成形法生产的螺旋叶片,是在拉伸成形叶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由液压机按设定的叶片内外翘节距冲压成型,一般弥补了上述两种叶片的不足,可以生产出厚度大、节距大的叶片。
螺旋叶片冷轧机是应用广泛的螺旋叶片加工技术之一,理论成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连续性好。然而,由于过程复杂,很难调整参数。
空间调整参数主要包括:两辊之间的相对距离、带材进入辊的相对位置、两辊沿其轴线移动的相对量。同时,其形状也受滚动摩擦系数、滚动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由于商用螺旋叶片的设定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存在直接明确的关系或近似的解析表达式,成形调整难以控制。
长期以来,许多采用经验冷轧法,在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之前,往往会比成品浪费更多的材料,这破坏了轧制法节省材料和高效的优势,也给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连续冷轧刀片是通过轧制带钢产生塑性变形而生产的。成型叶片一般比带钢宽1-1.5mm;我们在生产中通常会忽略它。原因是螺旋叶片与内管壁之间有10毫米的间隙,一毫米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几乎不会影响实际生产。此外,刀片在生产中会内外薄,这主要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然而,在改性过程中,由于轧辊对带钢的挤压改性,生产出的叶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冷轧螺旋叶片也有自己的缺点。叶片节距一般不小于外径的2/3或大于外径的3/2。一旦刀片超过这个范围,就很难成型。使用杂质多的带钢时,叶片内径节距会变为不稳定,影响产品性能。一般我们会使用上海宝钢生产的带钢来避免或减少上述情况。
为了解决工艺调整的困难,拟利用数学和力学模型理论预测空间调试参数,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确定控制螺旋叶片形状的主要参数,总结摩擦系数、轧制材料、轧制速度等因素对叶片形状的影响趋势,总结成形参数和冷轧结果的变化规律,以指导实际生产。
通过对轧制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可以更好地了解轧制成形机理,建立加工数据参数数据库,为实现金属带材的轧制成形奠定基础,为选择合理的参数和加载方式提供依据,使新的轧制成形工艺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节约大量试验用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上述就是小编对于螺旋叶片冷轧有哪些难点?如何解决,相关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小编会随时为您解答!